直奔主题吧。
最近兄弟们有没有在某些地方听说过我川哥的名号?
等一等朋友,这里不是什么黑涩会,也不是什么传销现场,只是单纯的和你分享下我的好兄弟川哥,和他当过兄弟的无不称赞他的为人,也因为过硬的人品我川哥兄弟满天下。
不信?我随便找几个例子。
是不是开玩笑我们稍后再续,可能有朋友听说过川哥的名号但是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就让我从川哥还叫小川的时候开始讲起。
故事的起因是网友将义务教育课本《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7页插画上传到了网络,在这幅组图中,描绘了一个调皮捣蛋形象的小川与对此感到烦恼的“我”。
如果你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学生,看到这里,我还真的可以给出一套可能不错的答案作为参考,至少如果是下面的评分标准,应该不会偏离太多——毕竟咱也是一路做题做过来的。
我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应当规劝小川遵守纪律,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并且在“朋友”这个哪怕是成年人也很难理清的关系中保持底线,不想做的事情不遵守学生纪律的事情坚决不要做,就像最后一组图一样,及时的摆出拒绝的手势。
最后关掉这篇文章。
好了,接下来到了我们成年人的时间了。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生活嘛,总是会教会人许多大道理的,尤其教会了我一点——凡事没有万一。
就拿小川的第一个行为举例:小川上课总是和我讲话。那我不得看看小川是为什么和我说话吗,万一是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卡住了,小川善意的提醒,或者我笔掉了呢?我觉得这事儿不能搞一言堂,暂且保留看法。
然后是第二个场景,我觉得也不能全怪小川,在已知小川并没有实锤的坏行为的时候,他自发的阻止我和这位打篮球的朋友接触。
此时的可能太多了,谁知道这个打篮球的是不是坏学生呢?万一他打着打着球唱跳Rap起来了呢,有关的梗可是因为教坏小朋友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不排除这个学生调皮捣蛋有这个可能性,拉着朋友避险是正确的行为。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下一个是什么场景。
川哥,你这就没必要了吧,兄弟我都不好意思了。
这就是小学,要是换到文化知识更高的大学,可能要尊称一句“川爹”,甚至连改口费都不用——像我川哥这么好的兄弟上哪找去?
我还记得我上学时,由于需要坐公交车上下学,所以每天会有五块钱的生活费。两块钱的路费,三块钱的午餐费。那个时候3块钱可以吃上一顿学校食堂,或者出门吃一碗香喷喷不限量的鸡蛋火腿肠青菜炒饭,或者花一块五吃一碗泡面再买上一块五的零食垃圾食品吃到嗨。
但是这样是绝对没有钱偷偷摸摸的去网吧的,所以只能慢慢的攒钱,今天攒五毛,明天攒一块,如果哪天凑齐一堆人,大家还会不约而同的选择一起步行回家,小金库再加一。
这时候有人说我的费用他包了,小川是你叫的?
至于最后的场景都不用说了,我川哥这么好的人,他都看不下去的人能是什么好人,两横一竖就是干,两撇一立就是办,你就等我消息吧。
“我摆手不是拒绝,而是川哥无需多言”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兄弟们现身,我川哥做过的好事也慢慢的被好心人晒出来。
比如十年老兵想起了曾经川哥带他们入坑的那天。
玩游戏王的哥们则清楚的记得在新卡推出的那天,川哥带着它整箱购入追梦的时候。
刚入坑FF14的兄弟,想起了作为导师的川哥那细致无比的教导,“只要人来就行”这句话让他们印象深刻。
虽然去网吧一直以来都像是某种上不了台面的“灰色操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无数人的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教材上的“小川”可以和“青春”这个万能词扯上关系的时候,带来的只能是群众的新一轮狂欢——没有人会在其中难过,看起来大家都乐在其中。
而且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作为小朋友的学习素材,“小川”的确是个“坏小孩”,不遵守学生纪律的行为不值得提倡,更不值得小朋友学习。严肃的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是必要的行为。
但这个例子脱离开“学校”这个载体与“学生”这个群体后,“川哥”的内核是“力挺朋友”“为朋友撑腰”“请朋友上网”,这种有情感交互的例子变得有血有肉了起来,很多人(包括我)都看到了某个真实存在的朋友的身影,和“川哥”慢慢的重合起来。
所以大家都在网上力挺“川哥”,可能有数不清不同姓名的“川哥”被自己的好朋友具现化为课本上的一个小人,夹杂着许多正挣扎在没有正反馈的负面友情中的人的期待。
所以今天,啥话都别说了,跟我川哥一起快快乐乐的就完事了。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