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篮球的电视剧-一跳几米高的“魔幻篮球”偶像剧,还在模仿十年前的《篮球火》?

文丨零壹

2008年,一部名为《篮球火》的台湾偶像剧曾经红极一时。颜值巅峰期的罗志祥、言承旭、吴尊组成的男主阵容,“想象力”很强的夸张球技,篮球题材加持下的青春爱情故事,这些要素使得《篮球火》在当年影响不小。

当看到爱奇艺独播的《热血狂篮》播出时,前几集的场面很难让人不联想起《篮球火》这部10年前的电视剧。

篮球火》并非是一部好评如潮的电视剧。飞天遁地的尴尬特效与真实篮球运动差别巨大,体育题材表皮下不变的爱情长戏也引来颇多非议。十年之后的《热血狂篮》似乎也只是在《篮球火》的模式下套上一些情怀,去撩动青春偶像剧和小鲜肉受众们的心,对于真正的篮球爱好者而言,这部剧恐怕更多是一种冒犯。

在情怀之源经典动漫灌篮高手》之后,篮球题材的影视化都探索了哪些道路?类似《篮球火》的“魔幻篮球+青春爱情”模式,十年之后还有活力吗?

写实与日漫,篮球题材影视剧两大风格

篮球题材的影视作品,笔者认为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种以美职篮为背景,篮球运动最为发达的美国,出品的篮球题材影视风格大部分以写实为主。一方面美国有从高中联赛到nBa的发达篮球赛事,有无数经典故事人物可供编剧发挥。如《光荣之路》讲述的是黑人球员面对种族主义的威胁与教练一起打破歧视的故事,《卡特教练》讲述大学篮球球员面临的生活困境与人生感悟

另一方面,篮球的普及也让许多演员拥有更为专业的运动水平,许多经典美国篮球电影都是前职业球员出演,如乔丹、奥尼尔、马布里等等球员都主演过电影,讲述nBa球员经历的纪录片更是数不胜数。

《光荣之路》剧照

另一种影视剧模式以日漫《灌篮高手》为代表。这部经典动漫塑造了樱木花道、流川枫、三井寿等众多经典角色,可以说是一代人的篮球情怀根源。90年代至今,国内、甚至是日本本土篮球题材影视内容都或多或少带着《灌篮高手》的影子,《篮球火》里的主角人设几乎全能从《灌篮高手》里找到,《MVP情人》里的段臣风更是外号就叫流川枫。可见对《灌篮高手》的模仿,是彼时台偶剧拍篮球戏的必备手段。

在借鉴《灌篮高手经典人物塑造的同时,国内的篮球影视剧通常设计夸张,与真实篮球运动极不相同。这基本是国内篮球题材的惯用手段,《篮球火》主角一跳2米高飞天遁地,空中过人、运球变成凌波微步也不在话下,《大灌篮》里甚至有周杰伦篮球逆转时间这种魔幻桥段。

《热血狂篮》第一集里,同样的画面就再次出现,剧中身高180cM的乔子俊直接跳得比篮筐还高,被评论为“漫威变种人”,剧情里更是号称被nBa尼克斯队选中但不愿意去,被弹幕笑称“这是尼克斯队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热血狂篮》片段

但凡对篮球运动有一定了解,都能看出这种“魔幻篮球”的荒谬性,网上的差评也大都来自篮球爱好者们的不满情绪。这种“体育+青春爱情”的影视剧到底该怎么拍?夸张的设定是不是完全行不通?

“魔幻篮球+青春爱情”,台偶剧的模式十年后再现

首先从篮球文化底蕴和演员的专业程度来看,国内很难拍出类似《光荣之路》《卡特教练》这样反映学生球员生活的写实影视作品,走上“魔幻篮球”之路,或许也是编剧们扬长避短用夸张的风格博取眼球的做法。

中规中矩地表现现实篮球比赛,也只是篮球题材影视化的方向之一,不能代表全部。日漫里的篮球题材也并不都像《灌篮高手》这样贴近真实,如《黑子的篮球》里就加入了类似“隐身第六人”这种超现实设定动画版《零秒出手》更为夸张,剧情篮球已经传遍宇宙,主角团要与外星人进行篮球对决。

《黑子的篮球》剧照

十年前的《篮球火》是携台偶剧余威,以爱情故事和吴尊、言承旭、罗志祥等明星的巅峰颜值来吸引观众的。但包括《MVP情人》在内,那一阶段的篮球台偶剧里的演员们都有不凡的篮球功底。吴尊从小学习篮球,还担任过文莱国家队队员,是准职业水平;言承旭、罗志祥虽然不如吴尊,但也是圈内有名的篮球爱好者;《MVP情人》里的主角颜行书更是实打实的职业球手,2007年还加盟cBa球队成为正式队员。

如果要为《篮球火》《MVP情人》《斗牛要不要》这些偶像剧找出除了偶像颜值之外的优点的话,那么主角团对篮球的了解和尚存的尊重,或许是这些打着篮球幌子谈恋爱剧集看起来不那么崩坏的原因

篮球火》中的吴尊

而《热血狂篮》在这方面甚至不如十年前的《篮球火》。第一篮球戏里,场上其他配角明显都有很强的篮球功底,镜头动作都采用了实拍;反而是剧中重要角色乔子俊的篮球动作明显不如其他配角专业,但却又因为剧情安排用特效打得风生水起,配合乔子俊耍帅的表情效果颇为尴尬。

据5月17日猫眼专业版的数据,《热血狂篮》上线2天累计播放量为1405万,当日播放量排在网剧榜16名,播放成绩并不算理想。“魔幻篮球+青春爱情”,原本就是十年前的旧模式,在2018年出现原本就已经不合时宜,而《热血狂篮》演员们都是新人小鲜肉,粉丝基础也局限在小范围内,剧中的篮球比赛尴尬之处比当年的台偶剧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难以赢得普通观众的喜爱。

“情怀”并非随时有效,国产篮球题材需找到新模式

《热血狂篮》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或许是片头曲,这首歌是《灌篮高手》中著名主题曲《直到世界的尽头》,中文版是取得正版授权后改编而成。

这样的“情怀加持”是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是具体到《热血狂篮》里又明显有矛盾之处:《灌篮高手》的怀旧情怀更多的是为80后90初的人群准备的,但《热血狂篮》的剧情和人设又明显趋向于低龄化。片头曲中的情怀,也很难说会有多大正面作用

说到底,这类情怀更多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除非情怀成为作品本身的首要看点。最好的例子是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亲爱的篮球》,由科比·布莱恩特配音一开始制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在退役仪式上播出。在获奥斯卡奖之后,国内外质疑之声四起,因为从短片内容本身而言,很难说达到以往奥斯卡的水准,因为科比“巨大的影响力”而非短片本身而获奖,这才是“情怀”巨大能量的最佳诠释。

《亲爱的篮球豆瓣短评

对国内的篮球影视剧而言,重点应该放在推陈出新上。去挖掘新的表现形式和适合该题材的新人演员,毕竟《灌篮高手》的情怀不是一首曲子就能够搬过来的。《热血狂篮》虽然有一众高颜值的鲜肉、小花加盟,青春爱情、友情的故事表达也并无太多差错,但却未能找到新的制作方向,仍在重复十年前篮球台偶剧的模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