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DB33/T1247-2021,以下简称《标准》)已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颁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城市河道水域及附属设施如何规划设计?如何在城市河道治理中实现人水和谐?《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给出答案。
6大指标、25个项目
《标准》由护岸、绿带、慢行系统、亲水设施、景观小品、配套设施6大评价指标组成,内含25个项目,规范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亲水近水需求。
让群众共享治水成果,就是要加快实现“还水于民”。以“亲水设施”指标为例,《标准》从亲水平台、亲水台阶、游船码头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标准》要求,对常水位变幅小于0.5m的城市河段,应设置亲水平台;与人体接触的亲水设施应设置在流速缓、深度浅和水质好的河段,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以该《标准》为引领,未来,浙江将为城市居民打造更多亲水平台,建成一批既可“远观”又可“近赏”的美丽河道。
从“生态河”“美丽河”升级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河”,还要打好“立体式”治水组合拳,同步实现“还绿于民”“还景于民”。《标准》对绿带、景观小品及配套设施设计进行详细规定。如对于水生植物的配置,《标准》要求应注重色彩搭配,着重考虑春季萌发时叶色的变化以及叶色和花色的组合。对于河道座椅,《标准》要求每100m²陆地面积上座椅的数量不得少于20位,设置位置应方便游人使用。
标准引领
探索“美丽河湖”新模式
该《标准》由杭州运河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中心及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同主编,旨在将城市河道治理的经验、成果进行标准转化推广,探索“美丽河湖”建设新模式。
流水潺潺、鱼翔浅底、白鹭翩飞,孩童在水边嬉戏、老人在岸上闲聊……位于上城区的丁桥新城二号港,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曾经垃圾漂浮、水体恶臭的“农灌渠”景象,已一去不返。在上城区,还有许多河道像丁桥新城二号港一样,经历了水、景、岸“旧貌焕新颜”的蝶变。在历时八年的“五水共治”实践中,上城区不断总结提炼,《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由此诞生。
“《标准》的出台,就是为克服城市河道治理中‘为治理而治理’的倾向,不断深化河湖岸线空间开放共享,真正为市民提供更多休憩娱乐的滨水场所。”《标准》主要起草人、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水利水政科科长、高级工程师刘克贞介绍。
以《标准》为指导,2021年,上城区在打造市级“美丽河湖”丰收湖时,充分利用水景与人文交织的建设理念,沿湖打造“水漾临风”“童趣乐园”“杉堤傲月”等生态景观。如今,丰收湖公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婚纱摄影取景地、中小学研学基地等,累计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让市民尽享亲水近水乐趣。
“
近几年来,上城区构建以《城镇美丽河道评价标准》为核心的“美丽河湖”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共参与编制1项国家级、4项省级、5项市级涉河标准(其中2项省标、5项市标已正式颁布),努力打造城市河道治理管理的“上城样板”。
图文丨翁娴 李慧编辑丨阿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