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4期《经济学》季刊上,有一场著名的关于“后发劣势”的论战,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篇是杨小凯教授发表的《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一篇是经济学专家林毅夫发表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今天读来仍然有很多启发之处,在此梳理一下主要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看法。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决定于三方面条件:首先是生产要素,其次是产业结构,最后是技术创新。
比如,18-19世纪时的殖民地扩张本质上就是为了增加土地或资源供给,所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天天打仗,后来殖民地分光了,于是劳动力增长成为主要动力,贩卖黑奴为什么能持续170年,跟这有着很大的关系。
差异最大的当数资本积累,而且就生产要素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资本积累的速度,其中掠夺必然是最快捷的方式,拿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在那些老牌帝国的发家史里真是屡见不鲜,放到现在来说,其实那些靠巨额贷款快速周转来获得财富的某些企业,不也是一样的逻辑吗,所以说,资本都有原罪。
第二,产业结构。
如果给定生产要素,将这些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重新配置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尽管要素总量并没有增加,但经济总体水平也会提高。
说简单一点,手工作坊比不上机械化制造,机械化制造又比不上信息产业,不同的产业结构带来的财富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改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如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等。
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一个词叫“产业结构升级”,纵观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史,国民经济中心已然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升级,这种转变就是由量变转向质变的结果。
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创新,在给定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唯有技术创新才能带来发展。
从资本的角度看,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资本不断积累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回报和积累的意愿就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率下降,然后影响到其他因素。
从结构变迁看,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不会有新的、附加值高的产品和产业,长期在低层次产业里徘徊,就会变成增长陷阱。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没有潜力,只要看这个国家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有多大就够了。
以上三要素是研究讨论经济增长的基本框架,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其实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而来的,这一点对理解后面两个概念尤为关键。
2|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沃森提出来的,他提出的英文名叫cuRse to the late comeR,就是“对后来者的诅咒”,杨小凯教授把这个概念称为“后发劣势”。
意思是说,落后国家由于发展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外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
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
然而,为什么说是“诅咒”呢。
改革制度的话,必然会触犯到一些既得利益,特别是权贵阶层,因此落后国家会更倾向于技术模仿。
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增长,但这种模仿会强化国家机会主义,比如官商勾结、政治垄断等行为,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杨教授认为,后发国家应由易而难,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才能克服后发劣势,在没有模仿好先进国家的制度前,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这是杨教授的主要观点。
另外,他把一些失败的案例归结为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比如,苏联从1929年推行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取得成功是模仿了西方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后来的失败则是因为没有进行宪政体制改革,形成了国家机会主义,导致了大量的贪污腐败行为。而日本虽然在明治维新时进行了宪政体制改革,但天皇保留了相当大的权力,所以才可能发动二战,同时1990年以来经济上的困难也因为宪政改革不彻底。
3|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比较好理解,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的更快,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二战后东亚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被称为“东亚奇迹”,先是日本,接着是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都维持了30-40年或更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
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新技术是这些国家发明的,他们的技术创新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然后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改良,凭此维持了相当快速的经济发展。
后发优势是林毅夫主张的观点,同时他还提出了在后发者中充分采用比较优势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他说,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如果发展中国家要想提高产业结构,必须先提高其要素禀赋结构,即增加经济中每个劳动力的资本拥有量。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诱使其企业较好的按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则每个企业都会有“自生能力”。当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产业随之升级,按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引进技术,其引进成本和学习成本都最低,就能够真正发挥后发优势。
这段话有点难理理解,我用白话描述一下就是说,人有天赋,其实国家也有天赋,每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都是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来选择产业,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当前能力的产业,才能激发出经济活力,否则就会出现扭曲而失败。
比如,对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来说,所面临的处境就是资金相对稀缺且昂贵,劳动力相对丰富且相对便宜,由此决定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必然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如果找不对发展模式,或者说如果试图赶超,经济种就会有各种扭曲和寻租行为,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不能实现后发优势,而且还将出现各种制度扭曲的“后发劣势”。
可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社会精英,不知道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内生决定于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把经济发展的目标直接定位在产业和技术向发达国家的赶超,使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遭遇种种困难。
4|总结
这场论战在当时引发的思考是非常深远的,以至于吴晓波还专门记录在了他的《中国激荡三十年》里,成为一个时代经济意识形态的缩影。
林毅夫和杨小凯两人的根本冲突在于:杨小凯认为后发国家如果没有制度的跟进,其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甚至彻底失败;而林毅夫则主张只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就可以持续下去,而制度变革非必要条件。
1.能模仿的时候一定不要花时间创新,保持第二名也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3.认真分析行业的发展阶段,动态调整自己的策略,使自己总是处于比较优势;
4.经济增长的逻辑在于资本、结构和创新,所以个人选择时,一定要选择钱多的行业,附加值高的行业,距离高科技最近的行业;
5.要做长期主义者,短期主义、机会主义逞一时之快,但无法形成正反馈循环,长期收益是走低的;
6.不一定非要先知后行,反复坚持正确的行为也会改变认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