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帮你学点心理学基础知识(第十五天)——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生命全程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2.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强化

(一)斯金纳的观点

1.基本观点:所有心理现象从本质上说都是行为。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它的力就削弱。

2.行为分类:

1)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2)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3.条件反射分类

1)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

2)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

4.相关实验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动作

(二)华生的观点(儿童恐惧的形成)

1.理论假设:刺激与情绪反应之间形成条件反射

2.被试的选择:排除预先的恐惧倾向

3.方法

1)确定中性刺激——白鼠

2)无条件刺激——巨响(儿童对巨大响声有恐惧

3)向被试呈现白鼠后,紧接着呈现巨响。

4.实验结果:白鼠与巨响多次配对之后,形成对白鼠的恐惧

5.泛化:在不同的环境下,儿童都会恐惧白鼠,同时还形成了对类似刺激我的恐惧,如白兔、狗、棉花、圣诞老人

四、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班杜拉)

1.观察学习: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

2.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加同样行为的频率。

3.如果不想让孩子攻击性行为,最好不要让他看到攻击性行为。

五、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

1.图示: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况。图式最初来自于遗传,在个体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同化与顺应),不断得到改变和丰富。

2.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题图式。

3.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六、视崖实验

沃克和吉布森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七、母爱剥夺实验

1.实验假设:舒适性触摸

2.实验方法:给一些小猴子找代理妈妈,一部分猴子的妈妈是铁丝做得,称为铁丝妈妈,一部分是绒布做得,称为绒布妈妈,喂养方式完全一样。

3.实验结果:

1)给猴子们相同的食物,猴子们吃的差不多,但是铁丝妈妈养的猴子,消化不好。

2)如果受到惊吓,小猴子跑向绒布妈妈,不管谁喂的他们。

3)小猴子会拥抱、亲密绒布妈妈,如果没有绒布妈妈,小猴子就吓得蹲在地上,团成一团,战栗、吃手指、摇摆。

4)如果小猴子和代理妈妈分别三十天,当被送回到代理妈妈身边时,绒布妈妈养育的孩子会飞快地扑向绒布妈妈,拥抱、亲热、高兴,铁丝妈妈代理孩子,只会找个角落蹲下来,冷漠。

5)猴子孤儿一般都会出现吃手指、摇动的现象。

6)铁丝妈妈养育的小猴子:冷漠、呆滞,类似于自闭儿童行为;所有的公猴子都失去了寻偶和交配能力,未能有下一代;有18个母猴子自愿“结婚”了,有18个母猴子“强迫结婚了”;这36个猴子“结婚”的猴子,仅有20只生了小猴子;这20只生了小孩子的、铁丝妈妈养大的母猴子,有个极其笨拙地喂自己的孩子,有7个对自己的孩子视而不见,毫不理睬,有8个殴打、虐待自己的孩子,还有4个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7)绒布妈妈养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正常地生活了。

4.这个实验的结论:母爱,缘于舒适性接触、摇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

八、客体永久性(皮亚杰)

1.概念: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2.发展阶段:

1)0~4个月中:婴儿没有存在于他们之外的客体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客体离开他们的视野,大多数情况是婴儿只在他们最后看见这个客体的地方去寻找一会儿,如果这个客体不再出现,他们就接着做别的事,并不想再去寻找它。对婴儿来说,眼中看不见,心中也就消失了。

2)4—9个月:这时婴儿对外部世界感到有兴趣了,结果使得他们逐步获得一种对外界事物永久性的较完整的观念。如果客体在他们眼前落下,他们会到客体落下的地方寻找。他们也能寻找部分拉隐藏的物体。同样,如果他们暂时把一个客体放在一边(例如放在背后),过一会儿他们仍能找到这个客体,当然只有客体与他们动作有关时才能这样做。不过,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找到其他完全隐蔽的客体。例如正在玩的物体被完全移到幕后时,婴儿只是缩回伸出的手。从他的反应看,好像客体已经消失。

3)9~12个月:标志着对客体永久性的名副其实的观念的开始。这时,婴儿能找到完全隐藏的客体。例如,将玩具用毯子完全盖着,婴儿会揭开毯子找到它。表明这时的婴儿已经知道:即使物体看不到,它们依然是存在的。但是,皮亚杰发现这一分阶段有一个有趣的局限,当他把物体藏在a处时,婴儿能找到它,然后,他把物体放在B处,婴儿仍然会到a处寻找它。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不能遵循一个转位的系列(从一个隐藏的地方到另一隐藏的地方的移动)。

4)12—18个月:婴儿能够根据物体位置的移动来寻找它们。但是,当位移过于复杂,他们仍然会回到原处寻找,好像客体仍存在于他们过去发现之处,并未随着移动而变化。

5)18—24个月:婴儿才能跟随看不见的转位。例如,这时儿童能够找到绕着沙发迂回滚到沙发下面的一只球。儿童所以能够这样做,是由于他虽然看不见球了,但他仍能在自己的内心摹想球滚动的轨道。皮亚杰指出,儿童形成客体永久性的观念是同他对客观世界的整个时间——空间组织和因果性组织的认识密切联系着的。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发展是儿童在以前和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协调性发展而形成新的经验结构的结果。儿童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是逐渐的连续的过程。

九、心理理论与错误信念(皮亚杰)

1.心理理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通过心理理论,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可以做出解释。说谎与欺骗要依靠心理理论

2.错误信念任务

在这个任务中,主试向儿童描述一个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然后主试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公的真实信念。

比如被试给儿童讲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把一些巧克力放到了厨房的一个蓝色橱柜里(位置a) ,然后离开了厨房。小明 的妈妈把巧克力移到了绿色橱柜里(位置B) 然后离去。小明 回到厨房想吃巧克力

讲完故事后主试问儿童:小明会到哪里去找巧克力

通常三岁以下的儿童很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位置B(巧克力事实上在这个位置),而不会回答位置a(在小明的信念中认为巧克力在这里,所以他会到这里来找)。这说明三岁以下的儿童在信念认知上还不成熟。

十、信息加工关于认知发展的观点

1.记忆出现的时间:胎儿时期

2.儿童记忆的特点:容易混淆,容易受暗示

十一、婴儿的气质类型及特点

1.容易型(40%左右):能很快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愉快;容易适应。

2.困难型(10% 左右):日常生活没什么规律;接受新鲜经验比较困难;对环境刺激倾向于做出强烈的否定反应

3.迟缓型(15% 左右):安静、不爱活动;对环境刺激做出温和低调的反应;心境经常是不开朗的;对新经验适应较慢

4.混合型:剩下的35% 左右

十二、各年龄儿童的典型恐惧

1.陌生人焦虑:婴儿期

2.想象性恐惧:幼儿期

3.与现实相关的恐惧:学龄期

十三、青春期的情绪

1.急风骤雨期:激烈的消极体验

2.原因

十四、陌生情景测验

1.实验方法: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母亲和孩子在一起。

5)母亲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6)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7)母亲返回,与孩子重聚。

3.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1)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

2)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4.实验结果: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

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紊乱依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

十五、家庭教养方式

1.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1)接纳-反应:在多大程度上接纳孩子,在多大程度上对孩子的要求给予反映,积极关注的程度。

(2)命令-控制:对孩子限制、控制的程度

2.四种教养方式

(1)权威型:认同规则,受到规范同时也被接纳,体验到规则的好处,成长较好。

(2)专制型:不认同规则,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

(3)放任型:容易不被同伴认可

(4)冷漠型

接纳-反映

命令-控制

权威型

专制型

放任型

冷漠型

十六、同伴关系的发展

1.婴儿期的同伴交往

最初的互动:6个月左右,单方面

简单交往:1-1.5岁

互补性交往:1.5岁以后

2.幼儿期的同伴交往和最初的友谊

(1)幼儿友谊的特征

朋友之间的互动已经具有独特性

(2)幼儿友谊的局限性

友谊的基础持久

3.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

(1)同伴群体

正规群体、具有排他性

(2)友谊

更具有选择性

更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非常好的朋友

4.青春期的同伴关系

(1)同伴的重要性

(2)同伴压力:初中时候尤为严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